发布日期:2025-04-13 11:19 点击次数:126
能够在前期接触到组织的,家庭出身都不差。
虽然富春家没尚昆家那么阔绰,但是好歹也是教师家庭出身。
父母高低也是个小知识分子,所以富春才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当时的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在大城市上学,之后回乡活动,并且身份大部分都是小学教师。
但是富春本来就是长沙人,没有乡可回,所以就在19岁那年去了法国。
跟现在的出国中介一样,当时去法国也有人在张罗。
负责这事儿的,就是后来称为五老之一的吴玉章。
吴玉章前前后后张罗了两千多号人去法国,周恩来、设计师、陈毅、聂帅都是这条线过去的。
该说不说,去法国的这批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实用主义者。
从这个方面讲,接受过资本主义毒打和摧残的是要比在莫斯科念两年书的人强。
把时间线拉长,拉到奥运会之后。
不管是本土的也好,莫斯科的也罢,笑到最后的还是这帮混法国的。
富春到法国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钳工。
李干钳工这事儿倒是真的。
就是在干钳工期间,富春加入了组织。
大家都知道组织在欧洲的牵头人是周恩来l。
富春在法国除了加入组织这事儿,还办了件事儿,结婚了。
他媳妇叫蔡畅,而证婚人是设计师。
人物关系就是这么个关系,周恩来是直接领导,设计师是兄弟。
再加上后来的会计,富春和这三个人的关系最密切。
留法的这帮人因为战斗力爆棚,法国自然待不下去,就一块去了苏联。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候,富春先设计师一步回了国。
因为周恩来要去张罗黄埔军校的事儿,广东区委的军事工作没人干。
刚回国的富春就把周恩来留下来的一摊子事儿给接了过来。
留下来的一摊子事儿给接了过来。
北伐的时候,富春去第二军干了政治部主任。
第二军是湘军的一部分和福建的一部分队伍合编的。
军长是谭延闿,就是因为他没看上宋美龄,才便宜了光头哥。
副军长是鲁涤平,下边三个师,师长分别是张辉瓒、谭道源和戴岳。
北伐的时候,第二军和第六军拿下了南京城。
岛主的部队这次比在南昌好点。
在南昌的时候是洗了南昌,在南昌城头蹦迪。
这次是洗了美英日在南京的领事馆。
八嘎说这事儿是第二军和第六军的党代表撺掇的。
怂比光头哥怕得罪英爹、美义父,就配合着八嘎把富春给通缉了。
搞出这么大动静,再加上后边的四一二,肯定不能再抛头露面了,只好到上海去干地下工作。
也就是这时候,富春认识了会计。
四一二之后,哥俩在上海打成了浆糊,胆子有点小的军委秘书白鑫投敌叛变,导致农委书记兼江苏军委书记澎湃被抓。
有军事经验的富春接了江苏军委书记,会计接了农委书记。
既然提到了白鑫就多提两嘴。
因为白鑫的出卖,导致五名党员被抓,四人被杀。
周恩来下令追杀白鑫。
陈赓、顾顺章带着红队直接在谍战剧上经常出现的霞飞路上干掉了白鑫。
这事儿被称为东方第一暗杀大案。
后边光头哥和租界达成引渡条例,和这事儿有很大的关系。
顾顺章、向忠发被捕后,组织在上海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往苏区转移。
富春比上篇提到的尚昆早两年到达苏区。
富春是1931年就到达的苏区。
因为当时的当红炸子鸡是莫斯科回来的,即便富春和idol的关系好,当到苏区的时候也没继续做军事工作。
而是到了地方政府上工作,代理了江西书记。
长征前,总政主任王稼祥生病,而副主任尚昆去三军团和彭总搭班子,所以富春就代理了总政主任。
如果说张闻天的态度就是尚昆的态度的话,周恩来的意见就是富春的意见。
所以遵义会议上,富春也选择了向莫斯科回来的人开炮,支持老人家。
后边会计出川,兜兜转转到了苏联,而富春一直跟着队伍走。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尚昆去昌浩那当了牛皮糖,富春接了尚昆的三军团政委的职务。
到达陕北之后,富春再次转任地方,担任陕甘宁书记。
整个抗战期间富春是在延安度过的,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了财经工作。
他的职务多为副职,吏部副部长,部长先是博古,会计从苏联回来后换成了会计,会计生病了之后,是当红炸子鸡朋真。
好多人说会计担任部长的时候,老人家主动要求他休息养病一年,跟他在上海、江苏和王明关系比较好有关。
毕竟是吏部天官嘛,并且接任部长的正是在学习运动中表现良好的朋真。
而会计按照老人家的要求养了一年病之后(真的是整整一年43年3月-44年3月),
仅仅出任西北局委员及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主任是贺龙),开始了他的财经工作。
但如果说是学习这个原因的话。
怎么解释会计复出后不到两年的时间,老人家和周恩来去重庆,会计又被增补为书记处候补书记。
成了全组织最有魅力的七个人之一?
会计的休息应该确实是因为身体原因。
相较于会计在44年开始搞财经工作。
富春在担任吏部副部长的时候就兼任了财经济委员会的第一副主任了。
主任是董必武,董老年纪大了嘛,精力跟不上,其实财经委员会的活儿主要就是富春再干。
董老差不多可以说是个甩手掌柜。
和设计师主书记处的时候只管打血战,活都是朋真在干一样。
富春要比会计干财经工作早了五年。
从结果上看富春在延安搞财经的成绩,应该来说的不尽人意的。
当时的经济困难是一方面,再一个搞的好的话也不会让会计去搞。
除了吏部、财经委员会之外,富春从41年开始又兼任了中办主任,又给骆驼当了助手。
八嘎投了之后,麻子和会计去了东北。
本来是安排富春去冀热辽和林总搭班子的,林总干司令员,富春干书记。
结果东北需要人,两个人一块去了东北。
林总司令员的职位没变,富春成了西满分局的书记。
也够富春郁闷的,大区书记变成了分局书记。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自己的领导会计不也只是北满书记吗?
两年后,机构合并。
会计担任东北局副书记,分管东北局财经工作。
西满书记富春担任东北局常委,财经委员会书记,再次成为会计的副手。
要我说富春就是担任二把手职务干一把手的活体质。
富春担任东北财经委员会期间会计在哈尔滨养病,所以东北的财经工作又是李主导的。
从苏区开始,给王稼祥当副手,王稼祥生病,到延安给董老当副手,董老精力不济,到东北再次给会计当副手,会计又生病。
但是有一说一,富春在延安虽然没赶出什么成绩,但是在东北还是可圈可点的。
富春首先确立发展东北经济原则,之后按照定的大方向一板一眼的搞。
在会计休完病假上班之后,帮着会计在东北局和光头哥打了波货币战。
为会计后边在上海主导的银圆战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会计担任财经委员会主任,会计的副手还是富春。
麻子进京之后搞的国家计委副主任也是他。
把富春从东北调到北京协助会计管经济这事儿是idol促成的。
会计和富春在延安、东北局的配合的比较默契是一方面。
但是和富春、周恩来同是留法身份,经济管理理念比较一致也有很大的关系。
再一个,计委也不能说你麻子一个人说了算吧。
所以这个时候的富春除了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计委副主任的职务还有个政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麻子翻车之后计委的职级往下调了一级,主任变成了富春。
原来计委和政务院平级,麻子翻车之后计委变成国务院下边的一个部门。
兜兜转转一大圈,终于又混到了好大哥手底下。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因为陶铸、设计师、少奇先后被打倒,富春成功入局。
当时财经线的格局是会计负责大方向,富春负责执行。
一五计划编制小组虽然是idol、会计富春三个,明眼人都知道其实就是会计和富春搞的。
一五计划最重要的主体,苏联援建的156个工程项目。
富春就是这156个项目的项目经理。
从项目的策划到实施,包括生产的安排都是在富春亲自领导下进行的。
大名鼎鼎的长春一汽,在富春这个原东北老炮的指挥下,从设计到投产只用了三年。
基建狂魔的基因在这个时候已经初露端倪了。
好歹是当时没有一建这个证,要是有的话住建部高低得给富春整一个。
一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除了会计这个火车头带的好外。
富春这个负责具体执行拉帮套的也是居功甚伟。
吃牛比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弥漫着狂热气息。
就连持反对意见的周恩来也提出来建设要做到又多、又快、又好。
明白人富春赶紧踩刹车,提出来在又多、又快、又好的基础上还要增加一个省字。
这就是大家熟知多、快、好、省的由来。
到二五计划的时候,会计只提出来一个原则,那就是:宁愿慢一点。
富春按照会计提出来的要求,搞了二五计划。
南宁会议老人家批评周恩来和会计是小脚女人之后,会计一生气直接回苏州搞评弹去了。
活儿又落到了富春这个老黄牛头上来。
三线建设的时候,老人家不光对设计师的配合不满意,对富春这个有点保守的人也不满意。
所以,奥运会的时候,在康师傅的关照下,这帮搞经济的一个都没跑脱。
奥运会后期,眼瞅着经济要崩了,老人家不得不让设计师再次出山。
富春也借着这股风复出,再次负责国内的经济工作。
而手法更好的会计去协助周恩来去搞了外贸。
可惜的是,富春在1975年初因为肺癌去世,没能等到奥运会结束。
我们在群里聊天打屁,曾经说过:
这帮留法的,经过万恶的资本主义熏陶的人基本上都是实用主义者。
他们本质上和老人家是一类人。
实用主义的原则在他们身上都有体现,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上的。
周恩来的多年不倒、设计师的几起几落都是他们身上实用主义的体现。
假如富春活到改开,经济工作的万年老二会怎么和会计相处?
设计师和会计的理念,让他选边他会选谁?
一个是老领导,一个是给自己证过婚的铁铁。